近日,qy球友会qy球友会,千亿球友会生物育种与航天生物技术团队赵帅鹏、许骥坤博士负责实施的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稻麦轮作示范项目小麦测产会在东营市垦利区举行。
测产专家在垦利区永安镇的千亩稻麦轮作示范种植区内,对长势均一、有代表性的小麦地块进行了实打实收。实测结果显示,按13%含水量计算平均亩产量为462.87公斤。专家组一致认为,在土壤本底含盐量为3‰-5‰的黄河三角洲中度盐碱地上,经过稻麦轮作技术的农田,小麦亩产量超450公斤,已达丰产水平。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稻麦轮作示范项目是由我校qy球友会,千亿球友会联合中科东营分子设计育种研究中心、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在黄河三角洲中度盐碱地构建的“一年两熟”种植模式。研究团队通过技术攻关,筛选出茬口衔接合适的种植品种,优化形成丰产栽培技术体系,实现小麦、水稻“一年两季主粮”双丰收,为在黄河三角洲中度盐碱地上建设稻麦轮作两季主粮吨粮田奠定了技术基础。
近年来,qy球友会,千亿球友会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聚焦盐碱地作物育种、盐碱地产能提升和盐碱地生态化利用等主要研究领域,在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创制、收集与鉴定评价,盐碱地水肥盐协同调控,耐盐作物营养功能开发等方面开展了创新性研究工作。学院研究团队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目前已与世界著名农业研究所英国洛桑试验站、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东营市农业农村局等科研院所、单位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形成“科研+服务”的工作模式,推动科研与生产深度融合,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